
視角丨永續發展的起點 —— 重要性(上)
2024 Nov 29 環一視角
“重要性”(Materiality)概念在永續發展訊息揭露中發揮關鍵作用,貫穿整個永續發展過程,包括議題的識別、永續發展的評價以及實際踐行。這一概念本質上來源於財務會計領域,旨在確保所揭露的訊息對主要利益相關者具有實質性的影響,幫助他們進行有效決策。近年來,隨著永續發展和環境、社會、治理(ESG)議題的興起,“重要性”概念在永續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和應用。

本期視角作者
Lyn Lin丨林喆
EFC環一永續發展高級顧問
CFA ESG投資分析師
AFP金融理財師
1. 國際永續發展報告標準中的“重要性”
財務重要性(Financial Materiality):即傳統意義上的財務重要性,主要評估企業活動如何影響其財務表現,包括盈利、資產負債、現金流等。這一維度通常由利益相關者(如投資者、股東)關注,他們需要了解企業財務健康狀況以便做出投資決策。
影響重要性(Impact Materiality): 這一維度強調企業活動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尤其是對環境和社會的長期影響。例如,企業的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或是其用工政策對勞工權益的影響。影響重要性逐漸被認爲與企業的長期生存和聲譽密切相關。多個國際標準機構在制定永續訊息揭露準則時均採用了重要性原則。
GRI標準:GRI率先採用了影響重要性(Impact Materiality),強調企業應揭露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產生實質影響的議題,甚至這些影響可能不會直接對財務表現產生影響。
SASB標準:永續會計標準委員會(SASB)則繼續堅持財務重要性(Financial Materiality),強調企業應優先報告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表現產生重大影響的永續議題。
ISSB標準:國際永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繼承了SASB對財務重要性的重視,同時將目光擴展至企業面臨的氣候變化等長期永續風險,確保企業在訊息揭露中考慮更廣泛的ESG因素。
2. “雙重重要性”在ESG中的應用
隨著永續發展理念的深入,尤其是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重要性概念得到了進一步擴展,逐步演變爲雙重重要性(Double Materiality) 。傳統的單一重要性主要關注財務重要性,即企業活動如何影響其財務表現和經營決策。而雙重重要性引入了外部視角,不僅考察企業運營如何影響財務,還考慮企業對環境、社會及其利益相關者產生的外部影響。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在永續發展報告標準中率先提出了“影響重要性”的概念,強調企業不僅需要揭露對自身經濟績效有影響的訊息,還應報告其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的重大影響。這種報告模式促使企業全面考慮其運營對外部世界的影響,而不僅僅侷限於財務指標。例如,儘管企業的環境足跡短期內可能不會體現在利潤表上,但其長期的環境負擔可能會轉化爲財務風險或聲譽風險,進而影響企業的永續發展。
歐盟非財務報告指令(CSRD)和歐洲財務報告諮詢組(EFRAG)引入了雙重重要性原則,要求企業在報告中不僅要分析企業財務表現的變化,還需評估其活動對環境、社會的外部性影響。這一框架幫助企業從財務和非財務兩個角度評估其永續發展表現,並向更多利益相關者(如社區、消費者、員工)提供關鍵訊息。
3. 永續訊息揭露中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增加, “重要性”原則逐漸被引入到上市公司訊息揭露的要求中。 2024年4月1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4號——永續發展報告(試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7號——永續發展報告(試行)》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11號——永續發展報告(試行)》。自2024年5月1日起,這些指引正式實施,要求被納入關鍵指數的上市公司必須在2026年前揭露其永續發展報告。
越來越多的ESG評價體系 也採納了雙重重要性邏輯,通過從企業運營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如氣候變化、資源使用)以及外部議題對企業財務和策略的影響兩個維度,全面評價企業的ESG表現。這種雙重評估機制確保企業能夠有效識別和揭露對其永續發展至關重要的訊息,從而實現透明、客觀和全面的訊息揭露。
EFC環一 | 專注永續發展的全球化科技服務公司
核心業務| ESG與法規合規 安全與應急管理 環境與永續發展
EFC環一永續發展實驗室
一個創新型實驗室,專注於永續發展各項議題的服務創新、產業鏈創新、產品創新。成員來自金融、永續發展、工商管理、環境科學、機械工程等不同的專業,擁有的資質包括CESGA認證ESG分析師、B Consultants 中國共益諮詢師、TRUE Advisor 廢棄物零填埋認證顧問、CISI英國特許證券協會ESG證、 CFA ESG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ESG投資證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