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廢棄物污染的八種方法
2024 Nov 27 環一發展實驗室
人類每年產生21億至23億噸城市固體廢物。
如果管理不當,從食品和塑膠到電子產品和紡織品,大部分垃圾都會排放溫室氣體或有毒化學物質。 這破壞了生態系統,造成了疾病,威脅到經濟繁榮,對婦女和青年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傷害。
3月30日,全世界將紀念國際零廢物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UN-Habitat)牽頭的紀念活動強調了適當廢物管理的重要性。它還側重於控制導致廢物危機的炫耀性消費的方法。
過度消費正在殺死我們。人類需要干預,“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值此零廢物日之際,讓我們承諾一勞永逸地結束廢物的破壞性迴圈。”
以下是採用零浪費的八種方法:
1. 打擊食物浪費
儘管有7.83億人挨餓,但每年約有19%的消費者可獲得的食物被浪費。地球上大約8%至1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最終被浪費的糧食生產。
有很多方法可以扭轉這一趨勢。 市政當局可以促進城市農業,並在畜牧業、農業、綠地維護等方面利用食物垃圾。他們還可以為食物垃圾堆肥計劃提供資金,從源頭上分類食物垃圾,並禁止食物進入垃圾場。與此同時,消費者可以只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接受不那麼吸引人但完全可食用的水果和蔬菜,更明智地儲存食物,用完剩菜,將食物殘渣堆肥而不是扔掉,並在食物變質之前捐贈食物,這些應用程式使事情變得更容易。
在某些地方,恢復已經在功能表上。在西班牙的西瓦萊斯(Vallès Occidental),市政當局正在將剩餘的健康食品重新分配給邊緣化人群。與此同時,在奈及利亞,非營利組織「無饑餓食品銀行」(No Hunger Food Bank)與阿德塔(Adeta)原住民社區合作,通過將木薯皮回收到動物飼料中來減少收穫后的損失。

專家表示,解決食物浪費問題和促進健康飲食是結束糧食不安全的關鍵。
照片:AFP/Patrick Hertzog
2. 處理紡織廢料
用於生產服裝的材料中只有不到1%被回收成新產品,每年造成超過1000億美元的材料價值損失。 紡織業每年還使用相當於8600萬個奧運會規模的游泳池的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時尚行業需要變得更加迴圈。 品牌和零售商可以提供更迴圈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這些模式和產品的使用壽命更長,可以重新製作,政府可以提供收集和分類舊紡織品的基礎設施,傳播者(包括有影響力的人和品牌經理)可以改變時尚的行銷敘事,消費者可以評估他們是否有必要購買服裝。
“零浪費在各個層面都有意義,”聯合國人居署代理執行主任米哈爾·姆利納爾說。 通過在經濟中保留材料並加強廢物管理實踐,我們為我們的經濟、社會、地球和我們自己帶來好處。”
3.避免電子垃圾
從電腦到手機,電子產品正在堵塞世界各地的垃圾場,因為製造商不斷鼓勵消費者購買全新的設備。
通過強有力的政策制定,政府可以鼓勵消費者延長產品的保存時間,同時推動製造商提供維修服務,這一變化將帶來許多經濟效益。 他們還可以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這是一項可以確保物質產品生產者負責管理和處理廢物的政策。 這可以使原材料和商品保持在經濟迴圈中,並激發消費者廢物預防、生態設計和廢物收集優化。
“當世界淹沒在垃圾中時,人類必須採取行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和經濟司司長希拉·阿加瓦爾-汗說。“我們有解決廢物污染危機的解決方案。 我們只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承諾、合作和投資來實施它們。
三是規範了財政縱向補償。 國家將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對重要生態環境要素保護以及在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開展生態保護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補償。 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補償資金及時撥付給開展生態保護的單位和個人,優先用於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等。

數據監控有助於識別廢物管理的趨勢,並有助於為更智慧的設計提供資訊。
圖片:UNEP/Duncan Moore
4. 減少產品中的資源使用
在過去的 50 年裡,原材料的使用量增加了兩倍多,推動了自然空間的破壞,並加劇了氣候變化、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污染和浪費的三重地球危機。
生產商可以遵循國家確定的生態設計標準,以減少能源和資源的使用,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中的危險化學品。 這些標準還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經久耐用、可維修和可回收。
這應該是通過所謂的生命週期方法設計產品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 這需要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階段(從生產到回收)減少資源使用和對環境的排放。
5. 打擊塑膠污染
塑膠通常用於電子產品、紡織品和一次性產品。 大約85%的一次性塑膠瓶、容器和包裝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或管理不善。 由於塑膠不能生物降解,因此當微塑膠滲入食物和水源時,它會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除了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和改善廢物管理外,建立全球監測和報告系統還有助於消除塑膠污染。
6. 處理危險廢物
化學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電子產品可能含有汞,化妝品可能含有鉛,清潔用品通常含有永久性有機污染物。 化學和危險廢物需要專門的處理和處置,但一些政府未能達到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規定的標準。 危險化學品和廢物跨越國界,未經授權甚至非法。
各國政府可以承諾遵守多邊環境協定,如BRS公約,這些協定通過具有約束力的目標和行動計劃將政府間和跨部門合作制度化。
公民可以對MEA限制或禁止的物質和廢物類型進行自我教育,並要求政府和行業將其從全球市場中移除。
7. 重新思考城市的設計和管理方式
到2050年,預計世界上68%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 對節能建築的投資可以長期減少建築和拆除,這些建築和拆除會產生大量廢物,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7%。
聯合國人居署的「明智廢物城市」和「非洲清潔城市平臺」提供數據和監測、知識、宣傳和可融資的項目開發,以推動城市向零廢物邁進。 許多市長,如2023年聯合國地球衛士、菲律賓奎松市的約瑟芬娜·貝爾蒙特(Josefina Belmonte),正在領導打擊廢物的舉措,包括來自食品和塑膠的廢物。
8. 通過投資和培訓加強廢物管理
在全球範圍內,約有25%的廢物未被收集,而39%的廢物未在受控設施中進行管理。 全球廢物管理每年產生的淨成本總額為3610億美元。 通過結束無節制的處置、減少廢物產生和增加回收利用,到 2050 年,政府每年可產生 1081 億美元的凈收益。

廢物收集中心可實現廢物的源頭分類和衛生儲存。
照片:SweepSmart
“同一個星球”網络是一個由從業者、政策制定者和專家組成的全球社區,可以通過促進合作來幫助推動這一轉變。 它還擁有一個關於永續發展的最佳資源資料庫。
在印尼安汶,社會企業團體與地方政府之間開展了一個為期一年的專案,為當地廢物收集者提供培訓和就業機會,併為改善廢物管理設施提供資金。
通過回收材料、重新設計產品、加強廢物管理和優先考慮再利用,人類可以採用零廢物方法,以實現更永續的未來。
2024 年 3 月 30 日是國際零廢物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推動,旨在提高人們對廢物管理以及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實踐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 該國際日呼籲每個人採用生命週期方法,這需要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階段減少資源使用和對環境的排放。
來源:Eight ways to overcome the waste pollution crisis | UNEP
EFC環一 | 專注永續發展的全球化科技服務公司
核心業務| ESG與法規合規 安全與應急管理 環境與永續發展
EFC環一永續發展實驗室
一個創新型實驗室,專注於永續發展各項議題的服務創新、產業鏈創新、產品創新。 成員來自金融、可持續發展、工商管理、環境科學、機械工程等不同的專業,擁有的資質包括CESGA認證ESG分析師、B Consultants 中國共益諮詢師、TRUE Advisor 廢棄物零填埋認證顧問、CISI英國特許證券協會ESG證、CFA ESG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ESG投資證書。
